東西就是這樣子,才剛在FB提到心動的物件ASRock C2750D4I,要不了多久伺服器就罷工了.
從2007年4月來,也穩定的維持6~7年的時間,想一想也已經回本.
但是離下次回嘉有三個禮拜的時間,也只好直接假設最嚴重的情況來備料.
不過C2750D4I雖然強在八核心但實在太貴,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四核心但同樣周邊的C2550D4I.
於是這篇我的自組NAS 3.0就誕生了.







MB和CASE都非常的簡潔,專為RAID環境打造,越來越沒有PC的影子,不過卻保留模組化的優點.
整張C2550D4i耗電也可以壓在TDP20W以下,是最適合當NAS的節能用途.
從NAS1.0:A7V133VM+Duron800,NAS2.0:Midas915GM+PentuimM1.3G演進到目前
NAS3.0:C2550D4i整合了Atom核心,作業系統也從Mandrake9,FedoraCore12到Ubuntu14.
也算是一路隨著我功力演進而提升功能與效能.也因為是我的練功場,而這裡的心得分享也是我的初衷.









終於回嘉檢視,幸運的是只有蛇吞象的硬碟塔電源供應器掛點,把電腦ATX電源補上依舊可以開機.
不過也是得要重新檢視配置,因為這顆TB-400s並非模組化的電源,也就是整個是報廢了.
而Midas915G上很多塑料卡榫都乾硬脆化,就算能在服役也不能在用到重點上.
厲害的是這幾顆Seagate硬碟命還真的很硬ㄝ.






硬體上並沒有太多困擾,但是把Linux從Fedora轉ubuntu卻吃了些苦頭,更別說我還自己挪了/home與/var
到陣列的磁碟上,原本還想把ubuntu裝上selinux,最後還是屈服了原本的設計沿用apparmor.
軟體上的軌跡改天再慢慢的整理上來,雖然達不成今年500篇的目標,慶幸的是新硬體總算上線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