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ny 24mm F2.0 Zeiss SSM (SAL24f20Z) (24ZA)

咿~手上第一隻蔡,其實是1680ZA,俗稱小蔡 但並不是自己買的.
真正自己掏腰包是今天這隻24蔡,也是讓我又愛又恨的一隻鏡頭.

SONY DSC 我的第一隻蔡頭

SONY DSC 72mm的大眼睛

先說說這隻鏡的基本身家,採用倒望遠式的鏡片結構,正常來說望遠結構的透鏡
都是凸透鏡在前,凹透鏡連同修正用鏡片在後.逆焦式就剛好是相反的.
早期的廣角鏡大多停在35mm,因單反相機的設計需要反光鏡的空間而造成有較長的鏡後距,
限制了廣角鏡的發展.
後來蔡司從Biogon簡化發展出Distagon結構,讓鏡後距不在是廣角鏡的封印.
Distagon: Distance(距離)和Gonio(角度))的合併字.

SONY DSC 搭上花型遮光罩,膠製內有絨毛.

為什麼說又愛又恨呢?
愛的當然是出色的演色性與銳利異常的表現,更不用說拿在手上冷冽的金屬質感.
當初配上阿發700手感和操作性真的是一流.APS-C換算後等效視角來到36mm.
比起35G等效52.5mm,不管在價格與泛用性來說都是很好的選擇.

SONY DSC 搭配a350的樣子

恨的是移焦的問題,剛拿到鏡時,拍1/3身的大頭照機乎都會後移一個人的距離.
半身照就好一點,但還是有機率移出焦外.當然將機身與鏡頭一起後送調焦.
回來後還是有跑,對眼睛跑到耳朵,雖然縮圖後並不明顯.但就是很按.
後來索性把A700的對焦模組給前移一咪咪.只搭24ZA來用.就這樣當機身蓋好一陣子.

SONY DSC 變成小廣角拍孩童很好用.

SONY DSC 拍寵物也很ok!

SONY DSC 特寫植物也很順手.

後來A850的出現也算是解放了這顆鏡頭,且更讚的是機身可以針對鏡頭進行微調.
還特地買了Spyder的LENSCAL來校正所需要offset的程度.
當然調整後的鏡頭準焦率提升許多,但還是沒辦法完美的張張神準,尤其是在2m-∞之間.
大約有10%的機率移出,解決就只能在對焦時多半按幾次強迫重新對焦.
爬了很多文其實與相位對焦的精確度有關,且望遠與廣角之間是有點差異的.
更不用說縮光圈後與開放光圈焦點偏移的問題.也就漸漸釋懷,這就是24ZA的脾氣.

SONY DSC 解放後的24ZA頓時開闊.

SONY DSC 全幅與廣角的空間感.

只帶一顆鏡頭出門的話,我的首選一定是24ZA,隨手街拍snap真是好用.
幾場自告奮勇當婚禮側拍也都是提24ZA上場.我好喜歡這隻在全幅下的空間感,
就操作時距離對焦需要近一點,才能把張力給拉出來.

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

結構的關係,對焦時鏡組移動幅度大,不過配上SSM並不覺得有特別慢的慢的情形.
廣角鏡也比較少拿來追焦的場合使用.對焦聲響則比起1650ssm稍大,還在可接受範圍內.
因為0.19m近拍能力與0.29x放大率都算特別加持過,拿來特寫食物與小品都具水準喔.

SONY DSC SONY DSC neo_img_dsc01509 neo_img_dsc01501

雖然以重量來說,24ZA並不算輕.很多玩家有了大蔡廣蔡後,因為都包含24這個焦段
而選擇把此鏡釋出,或者跳過這顆鏡頭.也很多是懼怕移焦的問題而望之卻步.
但是搭上一機一鏡,可以塞進隨身包包中.便利性真的是我能帶進帶出的關鍵.
當然如果手邊有EVIL系統的配置可能就不是這樣的玩法.
但現階段來說如果拿S家的全幅來當隨身機,24ZA是個不錯的選擇!

Facebook Comments
Scottj Written by:

史考特 喜歡3C 愛拍照